前言非凡策略
过去,芯片竞赛唯“纳米制程”马首是瞻。如今,摩尔定律步履蹒跚,而AI与高性能计算的需求却喷薄而出。
行业竞争的核心正从单一芯片的精细雕刻,转向如何将多个芯片高效集成的“先进封装”。
这片新战场,已引来全球巨头数千亿美元的豪赌,更牵动着未来算力格局的走向。
巨头赌局,千亿美金争霸
老话说,一寸短一寸险。过去几十年,芯片竞赛就是一场“缩微”大战,拼命把晶体管做小。可如今,这条路快要走到头了,堪称“摩尔定律撞了墙”。
但另一边,人工智能(AI)、自动驾驶这些玩意儿,对算力的胃口却大得吓人,简直是“算力饥渴”。
咋办?行业把宝押在了一个新赛道上,先进封装。
展开剩余86%简单说,以前是在一个芯片内部精雕细琢,现在是把好几个芯片,比如计算芯、内存芯,像搭乐高一样,用高超的技术把它们紧凑地封装在一起,让它们协同工作,实现1+1>2的效果。
这可不得了,一下子成了全球芯片大佬们的必争之地。
据市场调研数据,这个赛道规模要从2025年的500多亿美元,涨到2032年的近800亿美元,潜力巨大。一场千亿美元级别的豪赌,已经开场。
赌得最大、跑得最猛的,当属“芯片代工之王”台积电。
它靠着一手叫做CoWoS的先进封装技术,几乎独吞了英伟达AI GPU的订单,赚得盆满钵满。
今年,它家封装业务收入占比预计将历史性地超过10%,把原来的封装老大日月光都给比下去了。
台积电胃口远不止此。它已经在美国拍板,要再投1000亿美元!其中就包括建两座顶尖的封装厂。
为啥这么急?台积电的副总都说了,客户需求太快,过去要三年的扩产周期,现在被逼着一年甚至一个季度就得干完!可见AI热潮逼得有多狠。
它的技术蓝图也更吓人:到2027年,要用一种叫SoW的技术,把芯片算力堆到现在的40倍,一个小封装就能顶上一个服务器机柜。这架势,是想通吃到底。
相比之下,韩国三星就显得有些犹豫。 它本来在美国也有宏伟计划,但因为当时找不到足够客户,一度把计划中70亿美元的封装厂投资给搁置了。
直到今年夏天,接连拿下特斯拉和苹果的大单,才让三星回过神来,开始重新掂量那70亿美元的投资。
三星的优势是家里有矿,它既是内存老大,又是代工厂,能提供“一条龙”服务。只要大客户需求稳定,它随时可能砸钱猛追。
大佬打架,专业封装厂也没闲着。
全球封测代工龙头日月光,正在老家高雄疯狂盖新厂,买地、收购、扩建,全面升级产能,目标就是把自己从一个单纯的封装厂,升级成一个什么活儿都能接的“全能封装平台”。
而全球老二安靠,则把宝全压在了美国。它把在美国亚利桑那州要建的工厂面积直接扩大了一倍,投资加到20亿美元,还拿到了美国政府的补贴。
这厂子意义非凡,它将专门为台积电和苹果服务,等于在美国本土打造了一条“制造-封装”的闭环供应链,避免了芯片在太平洋两边来回折腾。
这背后,是美国意图补齐半导体产业链短板的的国家意志。
中国战队,奋力突围
那么,在这场世界级的芯片封装军备竞赛中,中国的队伍处在什么位置?实话实说,整体上我们还是追赶者,但已经不是在后面慢跑,而是开足了马力在冲刺。
通富微电,可说是“抱大腿”的成功典范。 它和美国芯片设计巨头AMD深度绑定,是AMD最大的封测供应商,吃了对方八成以上的订单。
今年上半年,通富营收超过130亿,利润增长近三成,这增长基本就是跟着AMD这艘大船一起乘风破浪。它还攻克了大尺寸封装的技术难题,在需要超强算力的领域站稳了脚跟。
长电科技,作为国内封测一哥,则更想掌握自己的核心技术。
它每年85亿的资本开支,大部分都砸向了先进封装。它推出的XDFOI®技术,是一种面向chiplet(芯粒)的高端封装方案,就是要打破国外在2.5D/3D封装上的垄断,在高性能计算市场杀出一片天。
华天科技也在积极布局。 一边开发用于智能汽车的车规级封装技术,一边也启动了更前沿的CPO(光电共封装)技术研发,不想在未来的技术竞争中掉队。
总而言之,中国封测三巨头已经形成了“稳扎稳打、重点突破、多点探索”的阵型。在全球这场先进封装的牌局上,我们手里的筹码正在不断增加。
结语
说到底,这场围绕先进封装的千亿豪赌,早已超越了单纯的制造工艺之争。
它标志着,芯片产业的竞争核心,已经从比拼单一芯片的“制程纳米数”,转向了比拼整合多个芯片的“系统集成能力”。
谁掌握了把计算、存储、通信等各种“乐高积木”高效、稳定、低成本地组合在一起的能耐,谁就掌控了AI时代算力的命脉。
这不仅是企业之间的商业博弈,更是国家间关于供应链安全与科技主导权的战略角逐。
美国不惜重金补贴,也要把高端封装拉回本土,意图再明显不过。对于中国芯片产业而言,在前道先进制程短期难以突破的情况下,发力先进封装,是实现“弯道超车”或“换道超车”的关键一役。
这条路注定艰难,但别无选择,必须全力以赴。因为非凡策略,输掉了封装,很可能就会输掉整个AI时代。
发布于:重庆市宏泰配资提示:文章来自网络,不代表本站观点。